发布日期:2025-04-11 来源:未知
国家卫健委最近印发了《"体重管理年"活动实施方案》,从2025年开始,为期3年,目标是通过科学普及和宣传,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,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,推动慢性病防治工作前移。
体重超标,其影响远超乎外表美观的范畴,它往往是众多健康隐患的温床,其中,脂肪肝等肝脏疾病便是与之紧密相关的疾病之一。
数据显示,全球脂肪肝的发病率达到了30%。而中国的一项纳入30省2017年至2022年5757335名体检者的报告也显示肝脂肪变性比例达44.39%,可见脂肪肝在我国也呈现出较为普遍的态势,必须引起重视。
脂肪肝危害的不只是肝脏本身,而是影响全身多个系统。肝脏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,大多数由体检查出。脂肪肝的发生与糖尿病、肥胖密切相关,数据显示,60-80%的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患有脂肪肝,80%以上的肥胖患者同时患有脂肪肝。
患上轻度脂肪肝后,若不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并加以治疗,轻度脂肪肝很可能逐步发展为中、重度脂肪肝,患者进而可能出现脂肪性肝炎、肝硬化等严重病症。
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发现,脂肪肝与肥胖、代谢综合征、2 型糖尿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疾病紧密相连。
脂肪肝的发病与诸多因素有关,患有肥胖、高脂血症、高血压等慢性病,尤其是 2 型糖尿病的患者,更容易伴发脂肪肝。在严重肥胖的 2 型糖尿病患者中,几乎 100% 都患有脂肪肝。
缺乏运动、多坐少动、以车代步等习惯,使得机体能量消耗减少,脂肪过量蓄积,进而引发脂肪肝。要是休闲时间都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零食,那患脂肪肝的概率就更高了。
西医在诊断上具有很大优势,通过CT、B超、磁共振等,可以最早诊断脂肪肝、脂肪肝炎,甚至肝硬化,以及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基础疾病。同时,药物防治也必不可少。
中医采取整体管理,根据体质辩证论治,调整整体状态。不同方法如疏肝理气、祛湿化痰、温阳利水、滋阴、化瘀等,可应用于不同人体,结合中医体质,精准判断患者状态,提供个体化的疗法。因此,我们把西医的精准诊断、中医辩证施治结合起来,对我们防治脂肪肝导致的不良后果,如脂肪性肝炎、肝硬化、肝癌等,具有非常重要的逆转作用。
公益救助
病症索引
快速就诊通道